企云云 企业微信服务商
欢迎体验进销存软件
新闻动态
News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库管王 > 行业动态 > 选型指导: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时应考虑的六个环节
选型指导: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时应考虑的六个环节
作者:admin;更新时间:04-15 13:21

  现阶段而言,企业用户对移动信息化选型,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硬件设备选型、移动平台及业务应用选型、整体及局部解决方案的选型等,本次研究报告主要针对移动信息化平台及业务应用、终端进行选型分析。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认为,移动信息化选型着重考虑六个环节:产品的性能、产品的功能、产品的拓展性、供应商服务能力、成功应用实践、终端的适配性


  产品的性能


  移动信息化系统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选型指标。系统性能包含:


  系统设计开发架构合理性;


  多终端、多设备高并发使用状况下的负载均衡能力、稳定性要可靠;


  系统响应速度等;


  此外,移动系统的搭建的易操作性、系统快速实施部署程度等也是系统性能的表现。


  在甄别移动信息化系统性能过程中,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认为,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 系统的设计架构可以支撑当前、与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业务需求,这是体现系统冗余度的重要表现;


  第二, 移动办公经常处于碎片化时间、无固定地点的场景中,这需要移动信息化系统较强的稳定性、可靠性来保证移动应用随时、随地可用;


  第三, 系统整体的响应、运行速度需要得到保障,例如:移动信息化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应用无响应、在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下出现运行缓慢、等待时间较长等性能下降的状况,这会直接导致移动信息化系统在企业内部无法高效运转。


  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本次对移动系统性能的调研,主要是基于移动系统的设计架构、系统稳定性、使用可靠性、系统响应速度等方面。


  产品的功能


  企业用户在对相应产品功能进行评估时,应该重点关注移动产品功能与自身业务的匹配程度和深度。


  有的产品功能设计理念新颖,并不能匹配企业实际的业务价值。例如,就第三方支付B2B/B2G市场而言,这类型用户更在意基于支付工具或交易平台的快捷性、安全性、可靠性,而对于支付工具和交易平台在功能设计“花样性”方面并不是特别看重。


  有的产品虽然有适应企业业务需求的功能,但这种功能无法满足深层次的应用需求。例如,部分销售管理系统,仅能呈现订单、进账等前端销售状况,而不能呈现货物物流等后端仓储情况,相当于一个移动办公场景只解决了一半问题,造成在一个移动办公系统中,工作流程运转不彻底。


  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认为,对产品功能了解程度不足,会造成在购买移动信息化应用之后才发现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业务的需求。先不论能否让服务供应商做产品修改,即便可以修改,再加上重新开发、实施部署,造成移动信息化项目的滞后,后续更难以跟上快速的更新迭代,造成项目失败。所以企业用户在采购移动信息化应用时,必须结合自身当前的具体业务诉求,考虑未来移动信息


  化业务扩展需求,确保移动信息化应用能够高效、准确、快速的投入到企业运营中。


  产品的扩展性


  多数的企业用户在部署前会对企业自身移动业务需求、移动业务规模做出相应的规划,但是在实际选型过程中部分企业会基于成本或保守心态,侧重于考虑当前的移动信息化需求情况,所采购的移动信息化系统以满足企业当前的显性需求为主,对现在已经存在的隐性需求考虑不够充分,显然这样的选型策略存在一定的弊端。


  首先,当运行一段时间后,基于移动办公方式,发掘出更有实际业务价值的应用场景,应用场景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导致原有的移动信息化应用无法满足这种创新式的业务需求;


  其次,随着企业规模发展,一些业务结构、流程、应用规模上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导致移动信息化应用无法再满足企业成长性的业务需求。


  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认为,基于以上的这些变化,如果先期部署的应用系统可扩展性不足,就不能适应新的业务需求,导致移动应用无法正常运行,企业不得不进行系统的重新构建、甚至重新购买,导致企业成本的急剧增加。在选型移动信息化应用时,必须将移动应用的可扩展性考虑在内。


  供应商的服务能力


  对于产品供应商的服务能力,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认为,可以从售前、实施、后期维护三个方面给予比较。


  售前服务不仅呈现出厂商对行业、企业业务的了解程度,也能够反映出厂商的专业程度,能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咨询建议,帮助企业完善前期的移动信息化规划;


  实施服务,则体现出了厂商技术实力,能否顺利将具体的方案规划落地,保证系统能够稳定、高效的运行;


  售后服务,体现出厂商后期能否为企业提供移动信息化系统运维的有效支撑, 一旦发生问题,厂商对问题有没有响应、响应后能不能解决、解决程度如何、维护策略建议等,能否令企业解决问题。


  除了直接比较厂商售前、实施、售后方面的服务能力以外,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认为,能够完整体现产品供应商服务能力还需要比较厂商服务网络和服务渠道的完善程度。例如,厂商是否提供新媒体渠道的服务方式,厂商对于本地化服务资源开销是否充足、能否提供优质的上门服务。


  成功应用实践


  应用实践的作用,根据过去的经验来看,企业用户会着重于考量厂商是否有成功的实施样板,进一步会考察是否有匹配的行业案例。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认为,在移动化背景下基于以上的思路是不够的,应该以此为起点,进一步考察厂商如何帮助企业成功、实现移动化应用价值等更深层次的价值。


  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认为企业用户关注应用实践的现实意义包括:


  入门――厂商具备实施样板


  进阶――行业案例与企业需求的匹配程度


  抉择――凸显出企业用户成功价值、移动化应用价值


  成功案例是极具说服力的评估指标,企业用户如果在选型的许多方面都不清楚,不知如何选择时,通过客户案例做比照可以快速、客观的了解移动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价值,一个成功的案例会起到拨开云雾见明月的效果。


  终端的适配性


  移动信息化价值体现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移动终端来展现。终端的适配性需要考虑两方面的要素:一个是移动终端品类的选择,一个是移动终端部署方式的选择。


  针对移动终端品类的选择:


  首先是对移动操作系统的选型,包括主流的iOS、Android、Windows平台以及其他小众操作系统的选型;


  其次是对移动设备种类的选型,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主流移动智能终端以及新概念的智能眼镜、相机、手表等设备的选型。


  针对于移动终端部署方式,除专业终端外,通用型移动终端的部署方式常见的是BYOD和统一下发:


  BYOD的方式使得企业首次部署移动信息化成本降低,对员工来说选择面更大,个性化强,需要注意的是BYOD整体上对企业来说增加了一定管控负担和挑战;


  统一下发的部署模式,便于企业对终端进行管控、统一企业形象,但是首次部署的成本较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例如在保险行业内出现了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终端部署方式。面向企业外部客户一般趋向于按照BYOD的方式部署,面向企业内部办公则采用统一下发的方式来部署终端。


  企业在终端适配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当前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趋势,满足未来企业移动信息化可能出现的需求,办公场景选择,设备首次部署成本,企业员工的使用习惯,设备能否个性化定制,统一企业形象等等,在硬件选择方面并非简单的工作。


  除以上六点之外,如果市场条件或者行业条件充分,选定一家对行业深度了解,对厂商研究较透彻的第三方机构做咨询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手段。第三方咨询机构能够从相对可观的角度帮助企业分析当前、未来的移动信息化业务需求,然后与厂商能力做匹配,得到一个较理想的选型结果。

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还读过:

智能货物管理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助力企业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数字时代企业CIO应洞察的十大商业趋势

cache
Processed in 0.009725 Second.